郭文珺今冲金 宝贝女儿成妈妈最大动力
训练心无旁骛,气场十足
本报记者日前去奥运会射击场地皇家军团射击馆特意探访郭文珺,刚到射击馆就见到了正在苦练中的郭文珺。在手枪射击场最里面,身着黄色国家队训练服的郭文珺戴着帽子和眼镜正在训练,她全神贯注一丝不苟,时而看看场外,但似乎并不关注什么,完全是为了转转脖子,放松一下肌肉。打了几枪之后,看到成绩还不错,坐在她身后的教练上前和她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些交流,听着教练的话,郭文珺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,她点了点头,放下枪揉了揉脖子继续训练。从面部表情来看,郭文珺气场十足,已经完全进入了比赛状态。大概一个小时之后,郭文珺收起枪,整理好装备和教练一起缓慢走出射击馆,然后登上大巴返回奥运村。
北京奥运会,首次参赛的郭文珺一鸣惊人夺得金牌,这个敢作敢为的辣妹子也做了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情——在距奥运会还有不到一年时生下一个漂亮女儿,生孩子60天后开始恢复训练,恢复训练一个多月后就参加奥运选拔赛,并且以两个第一,一个第二的高分入选奥运阵容。这是郭文珺第二次踏上奥运会征途,与4年前相比,她的生活有了许多改变,而在射击上的小习惯却一直没变——射击比赛很多运动员佩戴挡眼板来防止看到旁边的事物而分心,郭文珺却从来都不戴。“其实你真正要管住的是你自己的心,把心管住了,不该看见的你就真的都看不见了,要是管不住心,就算戴着那个东西,想看还是能看见的。”郭文珺告诉记者。
宝贝女儿成妈妈的最大动力
“因为比赛时间的关系,他们都窝在奥运村里,一般都不会乱跑,看上去走南闯北,全世界跑了很多国家,其实也没时间欣赏风景。”一位多年跟踪报道中国射击队的同行告诉记者,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生活其实很枯燥。郭文珺也一样,多年的训练和比赛,除了享受胜利的喜悦,还必须承受枯燥的折磨,而现在,生活中多了一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小生命——女儿。
与上次征战奥运相比,已经升级为妈妈的郭文珺有了更多的牵挂,而女儿也是她力量的源泉。早在备战奥运会的选拔赛上,郭文珺就将还没断奶的孩子从西安带到北京,自己白天训练,晚上看孩子,她说:“我毕竟有了孩子,就要扮演好妈妈的角色,在训练场上我全力以赴了,训练完后看看孩子也很开心。”女儿小小年纪也要努力适应新环境,刚来北京的时候孩子吃得很少,慢慢才适应过来。郭文珺曾告诉记者:“女儿三个半月开始坐飞机,到北京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,她也在努力适应,她那么小一点儿都做得很好,我也应该更加努力。”
在伦敦的奥运村里,郭文珺每天都思念自己的女儿和家人,一有空就会打电话过去,一是给家人报平安,二来就是和女儿“聊一会儿天”,“她现在还不能说话,但是能听到她在电话里咿咿呀呀的声音就很幸福了。”郭文珺告诉记者。郭文珺的射击之路走得起起伏伏,当年曾离开过射击运动一段时间,当了一名售货员,而这段经历也给了她很多收获,郭文珺认为,上班的经历让自己学到了很多,明白了不会的事情可以学,一样也能做得很好,再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,就不会怕困难。而在有了女儿之后,她感觉比起四年前来信心和精神头都更足了。心静才能成事,对于比赛,郭文珺现在不愿意多谈,她更愿意用实际表现说话,女儿不在身边的妈妈更强大了。本报特派伦敦记者赵蔚林
相关新闻:
罗格:这是一届充满快乐和荣耀的奥运会
罗格说,这是一届充满了快乐和荣耀的奥林匹克运会。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的遗产将体现在各个方面,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使用的低碳材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。而奥运会的人类遗产将延伸至世界的各个角落,很多年轻人将从此开始从事体育运动,追求他们的梦想。[详细]
2012伦敦奥运会奖牌榜
聚焦明星
中国军团
奥运图片
奥运花絮